7月26日晚,韩国光州创造了三项游泳世界纪录。然而,游泳世锦赛开赛以来,人们的焦点并不是放在成绩上,而是放在一件事上——中国运动员孙杨。
游泳项目自7月21日开赛以来就引起轩然大波。在孙杨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完成四连冠的颁奖典礼上,亚军霍顿却没有上台。整个过程中,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我想和孙杨合影。 “我只是不想和这样的人一起登上领奖台,”霍尔顿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道。
7月23日,事情继续发酵。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成功夺得金牌。类似的一幕也发生了。并列第三名的英国选手邓肯·斯科特没有与孙杨握手,在升旗仪式上也没有与孙杨握手。然后他拒绝拍照。
与上次不同的是,孙杨这次的回应直接而激烈。他向邓肯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然后愤怒地握着拳头:“你是失败者,我是胜利者(你是失败者,我赢了)”
斯科特对此事的回应是:“我是马克(霍顿)团队的一员。如果(太阳)不尊重我们的运动,那我为什么要尊重他?我认为有很多人,每个游泳运动员都支持马克的做法”。
此后,“你对霍顿和斯科特的行为有何看法?”成为世锦赛采访区运动员问得最多的问题。然而,令中国游泳爱好者失望的是,他们的行为确实受到了很多游泳运动员的批评。运动员支持。
美国青蛙女王Lily King多次在不同采访中diss孙杨,并在发布会上公开力挺斯科特:“本来只有我一个人积极抵制,但很高兴有更多人站出来表达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青蛙王皮蒂更是硬核:“如果我和孙杨竞争,我会做出和邓肯一样的选择。”
孙杨的老对手盖伊也在社交媒体上力挺队友斯科特:“哈哈,你听到观众对孙杨的嘘声了吗?你看到孙杨骂邓肯的场景了吗?孙杨要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
随后,更多与事件无关的运动员站出来。澳大利亚82岁游泳传奇人物道恩·弗雷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强烈支持霍顿,拒绝与孙杨同台领奖台。它表达了一种态度,想要一个干净的游泳场。这位游泳传奇人物在评价孙杨时说道:“他不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他不应该游泳。如果我在这里,我会从后面踢他!”
当孙杨的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孙杨和我的另一位伟大弟子哈克特一样干净”时,哈克特回击了他的导师:“对我来说,我可以说我比孙杨干净吗?当然,因为我从来没有报告过吸毒的情况,我在世锦赛三天内接受了数百次药检,而且我随时都会将自己与孙杨进行比较。”
7月26日上午,孙杨游完男子4×200米自由泳预赛后,试图与巴西选手德卢卡握手。结果,德卢卡看了孙杨几秒,就起身离开了。
面对集体抵制,孙杨反击并不奇怪。霍顿拒绝上领奖台事件发生后,孙杨在发布会上直接面对矛盾:“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不可以。”不尊重中国是可以的!”
但最终这句话却引起了轩然大波,盖伊直接嘲讽道:“我不想卷入政治麻烦!”
那么外国运动员真的瞄准中国吗?未必。
7月23日,徐嘉余在100米仰泳卫冕后,亚军仰泳专家拉金在领奖台上与徐嘉余合影。两人走下讲台,一直在友好交流,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在平台上点赞并互动,拉金是霍顿的队友。
但拉金也不喜欢孙杨。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理解霍顿的所作所为,我希望这项运动是干净的。”
可见外国球员并不是针对中国,也不是针对中国球员。
他们只是针对孙杨。
为什么只有孙杨被抵制?
造成目前“游泳界集体抵制孙杨”的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孙杨自己的经历以及他对此的反应。
追根溯源,此次抵制活动最直接的触发因素是孙杨去年的兴奋剂检测风波。今年1月28日,《星期日泰晤士报》率先报道孙杨暴力抗拒检测一事。报道称,中国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在参加反兴奋剂调查时,与药检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并用锤子砸碎了装满血的药瓶。
世锦赛开赛前,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就孙杨与兴奋剂检测人员的冲突发表了长达59页的完整报道,详细描述了整个检测过程。报道称:9月4日,中国游泳队队医巴震拒绝让检查人员取走孙杨此前采集的血样,尽管检查人员警告称,这样做将被视为违反兴奋剂检测规定。报道援引目击者的话说,孙杨的母亲让保安找到了一把锤子。最终,孙杨本人和保镖用锤子将其中一个装有孙杨血样的玻璃瓶砸碎。
但报道还透露,三名工作人员中只有一名拥有“详细”的资格证书。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未经允许,拍摄了孙杨的照片和视频。抽取血样的护士资质存疑,没有出现。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听证会上。
正因为如此,在国际泳联1月份的裁决中,孙杨的行为并未被视为违反兴奋剂规定。
这显然是霍顿拒绝登上领奖台的导火索,但这绝不是全部原因,因为孙杨确实曾经尿检呈阳性。
2014年,孙杨在5月17日的尿检中被发现使用违禁物质曲美他嗪,并从5月17日至8月16日被禁赛3个月。当时孙杨的解释是,他服用该药物是为了治疗心脏病不适(并且该药物之前并未列入禁用药物清单),而不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禁令期限最终缩短至3个月。
而且,反兴奋剂中心并没有第一时间对外公布此事,而是在孙杨禁赛期满三个多月后才选择向公众披露。这一举动在当时颇受争议。
再往前追溯,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第十二届全运会后,孙杨擅自离开运动队,前往泰国。他错过了一次飞行药检,差点酿成严重后果。
在禁药问题上被反复提起,就像“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一样,即使孙杨能够一次又一次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解释为误会),最终的结果却是别人总会对他产生怀疑。
霍顿是第一个跳出来攻击孙杨的外国运动员。 2016年,他和孙杨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孙杨主动向霍顿打招呼,却遭到冷遇。随后在发布会上,霍顿邓直接骂孙杨是“毒品骗子”,声称自己正在与一名药检呈阳性的运动员比赛,并强调自己对任何一名药检呈阳性的队员都不满意。
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霍顿拒绝为称孙杨为“药骗子”而道歉,并不屑地说:“在我看来,这场比赛不公平,是优秀球员和药检呈阳性球员之间的对抗”我希望能遇到真正的竞争对手。”
起初,并没有多少运动员站出来支持霍顿,但兴奋剂问题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他身上,同龄人改变立场也在所难免。
事实上,孙杨昨晚在接受采访时回应此事时就说得很清楚了:“国际泳联说得很清楚,不存在违规行为,我遵守。我所做的就是维护每一位选手的权益。”如果是其他运动员,无证检察官来检查你并拿走尿液样本,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篡改,我连解释的机会和地方都没有。 (合法地)保护每一位运动员。的权利和利益)”。
外媒记者与中国记者聊天时,也认为孙杨所说的有道理。然而,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没有人关心检测过程是否违规。大家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反检测”的本质上,因为WADA的检测在运动员心目中一直代表着权威。在他们面前,所有运动员都表现得像鸡一样,而孙杨却敢暴力抗法?
毫无疑问,这件事将孙杨推向了整个环境的对立面。
国际泳联与运动员、特殊中国运动员的冲突
事态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国际泳联(FINA)实际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霍顿拒绝上领奖台事件发生后,国际泳联立即发出警告。声明指出,虽然言论和行为自由的原则需要得到尊重,但必须在正确的环境中进行:“我们的运动员和随行人员,”他们必须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尊重国际泳联的规定而不是利用国际泳联比赛来表达个人愿望。”
在邓肯和孙杨发生冲突后,国际泳联再次发出警告:“在分析了今天200米自由泳颁奖仪式上发生的一切之后,国际泳联向孙杨和邓肯·斯科特发出了警告。根据国际泳联宪章第C12.1.3条,两名运动员都有不当行为,这是不可接受的。”还发布了新的行为准则,禁止各国选手在颁奖典礼和新闻发布会上对其他选手做出不当行为。
面对警告,澳大利亚游泳协会与霍顿站在一起,呼吁国际泳联对兴奋剂采取零容忍态度,而不是对表达立场的无辜运动员发出毫无意义的警告。皮蒂还在接受采访时批评了国际泳联的做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大声说出来?新规则不会阻止我在兴奋剂等问题上表达自己的看法。”
里约奥运会仰泳双料冠军瑞恩·墨菲则更直接地表示,“没有必要抵制孙杨,更需要抵制的是国际泳联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对此类事件的反应。”
这是这次事件的第二个原因:他们对国际泳联和特殊的中国运动员不满意。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特殊是指制度问题。众所周知,国外运动员的生存环境与中国运动员不同。外国运动员是“个体户”,自负盈亏。他们靠赚取奖金为生。但问题是游泳是一个收入很低的项目。比如被大家称为“抢钱”。 “姐姐”霍思祖,尽管参赛频繁,屡获第一,但她每年的奖金收入只有38万美元左右,这已经是一名游泳运动员能达到的极限了。
里约奥运会上,游泳巨星菲尔普斯夺得5金1银,创造了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的不朽神话。这六枚奖牌为他带来的总奖金仅为 14 万美元,其中包括 5.5 万美元的税金。这与一场拳击比赛就能赚到数亿美元的梅威瑟相比,是天壤之别。
事实上,对国际泳联的不满已经成为游泳运动员的群体趋势。大多数游泳运动员认为国际泳联与运动员相反,剥夺了大部分本应属于每个人的利益。而且由于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他们无法容忍运动员被曝服用兴奋剂。毕竟,他们是抢钱,一一赶走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外运动员在面对兴奋剂和兴奋剂问题时显得异常团结。不仅仅是孙杨。当年,西耶洛卷入兴奋剂丑闻,却在最后时刻来到了世锦赛。在上场之前,他获得了冠军,之后,他们都“享受”了其他代表团教练和球员的嘘声。菲尔普斯等人曾公开表示不屑与他们竞争。
俄罗斯的叶菲莫娃也遭受过这样的“待遇”。里约奥运会上,这次同样批评孙杨的金莉莉赛后直接无视埃菲莫娃,询问队友谁获得了铜牌。恭喜,一度骂道:“在我看来,她不过是个吃药的骗子。”
所以在这种集体环境下,当不需要为自己的盈亏负责、有制度平台的中国运动员卷入这样的丑闻时,仇恨就会变得更加明显——你生活无忧,你还在跟我们争夺奖金,现在你出了禁赛,毒品丑闻被国际泳联“特殊”对待,整个集体对此的不满,这对孙杨来说“适得其反”,效果自然更加强烈。
结论:
事实上,运动员集体抵制孙杨事件,从一开始就没有“澄清事实”的动机。对于绝大多数游泳运动员来说,无论他们是否真的无辜,孙杨都已经被推断有罪。被推向其他运动员。因此,说孙杨现在是整个游泳界的敌人也不为过。
因此,无论孙杨如何防守,都是没有用的。他们只能等待9月份的听证会给孙杨一个肯定的裁决,希望堵住质疑者的嘴。
但问题是,在现在人人皆胜、三人成虎的环境下,这样真的够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alay1688.com/html/tiyuwenda/10841.html